中国国家航天局19日发布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影像。图像中,着陆平台和“祝融号”火星车的驶离坡道、太阳翼、天线等机构展开正常到位。
其中一张图片由火星车前避障相机拍摄,正对火星车前进方向。图中可见坡道机构展开正常;图像上部的两个伸杆为已经展开到位的次表层雷达;前进方向地形清晰。为获知火星车前进方向更大范围的地形信息,避障相机采用大广角镜头,在广角镜头畸变的影响下,远处地平线形成一条弧线。
另一张图片由导航相机拍摄,镜头指向火星车尾部。图中可见火星车太阳翼、天线展开正常到位;火星表面纹理清晰,地貌信息丰富。
5月15日,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巡视器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后,火星车建立了对地通信。5月17日,环绕器实施第四次近火制动,进入中继通信轨道,为火星车建立稳定的中继通信链路,陆续传回图像数据。目前,火星车正在开展驶离着陆平台的准备工作,将择机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创造历史。对于这一创举,多家外媒及科学杂志进行了积极评价,不少专家甚至想为“祝融号”火星车规划路线,展现出了对此次火星探测及中国航天发展的浓厚兴趣。
美国《纽约时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等媒体纷纷刊文,对中国的“探火”任务进行了详细报道。
《纽约时报》5月17日的报道以“美国现在在火星上有伴了”开篇,从任务内容、着陆点和着陆过程等角度,对中国此次“探火”进行了系统化的介绍和梳理。其还介绍了中国的火星任务以一首经典诗歌命名为“天问”,以及火星车以中国火神“祝融”命名等细节。
《纽约时报》指出,中国已经实现了一件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做过的事情:成功登陆火星。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行星科学家阿尔弗雷德表示,他对公布的图像中一个凹坑锥体十分感兴趣,他已将其放在调查清单的“第一位”。据介绍,在航拍图像中可以看到,在“祝融号”西北方向约3公里处有一个凹坑锥体,报道指出,这可能是由熔岩或泥浆形成的火山。
由于在地球上,泥火山的出现与细菌产生甲烷有关,对此,香港大学行星科学家麦考尔斯基认为,它们在火星上的存在,可能有助于解释以前在火星大气中检测到的大量令人困惑的甲烷。
麦考尔斯基还表示,在图像中出现的浅层悬崖和波谷,让人想起了加拿大和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区。这表明火星上的特征,也可能是由冰驱动的过程所形成的。
不仅如此,多个研究团队还在尝试为“祝融号”火星车规划路线。麦考尔斯基表示,“很多团队将尝试规划行程,你(火星车)将在什么时间内到达哪里,在90天的任务中完成尽可能多的目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主席托马斯·祖布钦(Thomas Zurbuchen)向中国表示了祝贺。“与全球科学界一起,我期待着这项任务为人类了解这个红色行星将做出的重要贡献”,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专家的话称,成功登陆火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鼓舞,同时也证明“中国可以为人类知识库贡献更多力量”。
另外,针对近期中俄宣布共同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BBC称,此次合作,对双方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堪称中国航天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国际合作。”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合肥地铁7号线一期预计2026年底开..
- 全球制造业盛会合肥启幕,大国重器与智..
- 合肥新地标!巢湖咏芳堤,9.31公里..
- 安徽煤矿事故造成7人不幸遇难
- 合肥:新小区交付超一半应召开首次业主..
- 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
- 合肥123个小区有望获得2-4万元奖..
- 警惕!新型诈骗,合肥多人中招
- 约谈35人,关停机构22个!
- 合肥一、六、八中联招线公布!各高中录..
- 合肥一中学违规发布高考成绩被通报,教..
- 歌手李玟因患抑郁症身亡,盘点李玟的歌..
- 2023年合肥市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
- 2023年合肥市民营中小学入学登记入..
- 安徽合肥一厂房发生火灾,消防最新通报
- 重要,合肥将取消一、六、八联招
- 合肥72000余名考生今日高考
- 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
- 2010年-2022年安徽省历年高考..
- 合肥最新通告:全域禁止违法焚烧!